最近看了在 Mashable 上发布的一篇文章,谈到网页设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虽然觉得主观臆断有点过了,不过所说明的问题确实是非常直观的,而且有大家需要深思的地方,以下给大家分享下:
症状 1:商业化模板
如今你在网页上所看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由各类框架与服务作支撑,比如 WordPress,、Blogger、Drupa,各类模板应有尽有。这种框架提供给你一个现成的体系,已经包含了各种基本功能,在进行网页设计的时候你可以走捷径。正因此如此,你花在打造网站上的时间变少了,用于创造内容的时间变多了。
这些现成的框架触手可及,满世界的免费模板与付费模板可以让你短短几分钟就拥有一个看上去颇为专业的设计。如果你能以极少的成本就获取可以接受的设计效果,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去雇一个网页设计师呢?实际上,很多网页设计师(尤其是那些薪水不高的设计师)在进行网页设计时也不过是选择了一个预制模板,再添加少量的品牌定制化内容。
不管使用何种方式,如果你设计的网页是一个标准化的信息展示型产品,那么只需一个模板就能够代替你的工作了。
症状 2:网页设计模式已经完全成熟
你能够举出什么最新的网页设计的技术创新吗?响应式设计?这早就是老一套了。视差效果?这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视觉效果。网页设计中你可能用到的所有用户界面组件以及版式都已经有一些年头了。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你在网页版式中都没有看到太多创新。
这种技术的成熟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好事,他们日常所使用的网页中各类设计基本是一致的,付款形式、购物车、登录页面都长得差不多。硬要在这些方面追求创新可能反而会伤害用户体验,并没有多大意义。
症状 3: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已经抢走了网页设计的饭碗
自动化网页设计服务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这都是 The Grid 开的好头。该服务可以依据你的设计决策根据人工智能对于语义的判断来建立基本的网页。通过分析你提供的内容,它能够为其匹配最为合适的布局、色彩、字号,并额外为你的网页配上图片。该服务的基础建立在巧妙地使用由真人做出的设计决策,这让其很难在设计过程中出错,并且由它设计出来的网页其效果很有可能比一个普通设计师做出来的更好。
当一个工作可以成功地实现自动化的时候,这即意味着它的操作实践和标准已经被建立起来了,它将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网页设计师还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形势,各类自动化设计服务将能够让网页设计变得更好、更快、更少人力投入。
症状 4:大量小微企业使用 Facebook 主页作为公司主页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具有未来眼光的公司都买下了自己的.com 域名,购买了昂贵的网站托管服务,聘请了一名网络管理员来帮助自己建立公司网站,而这个人有可能会让公司在互联网世界中被人关注。当时间推进到 2005 年,在博客或者 WordPress.com 上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页面,对于你的婚纱摄影小本经营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其过程便捷且免费。
时至今日,建立自己的公司网站这个需求已经完全可以由 Facebook 来满足。这种方式不仅免费,还能达到病毒传播的宣传效果,而且 Facebook 还为你提供了那些在十年前只有大公司才用实现的强大功能(比如让用户对你的内容更新或者是视频进行订阅),同时这一切你都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轻而易举地设置完成。小微企业使用 Facebook 作为自己的公司主页已经能够相当有效地宣传自己,再额外设计一个公司网站已经毫无用处。
症状 5:移动互联网杀死了传统网站
当你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有多少次是直接输入网站地址然后进去浏览网站的?只有在你找不到相应 App 的时候才会这么做,不是吗?如今人们对于网页的关注是越来越少了: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网站已经纷纷转化为 App,能够提供订阅服务以及实现点赞、成为粉丝等各种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各类大型网站、博客以及门户网站纷纷向你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应用,因为你通过电脑浏览网页的时间越来越少。
移动端网页总是响应缓慢,内容繁琐。用手机上网还要输入网址,简直太怪异。标签之间居然还有导航键,能忍?我们不给力的移动设备还不足以处理网页数据,用移动设备浏览网页 的体验完全无法和使用电脑浏览的效果相媲美。
响应式网页设计是如此关键,不使用它就如同自杀,但是它只能保证你的用户能够在移动设备上浏览网页,体验却无法保证。如果用户的脑海已经被各类 App 所占据,谁还会去用手机看你的网页呢?
内容会自动找到你
现在所面临的事实就是我们需要的网页变得越来越少。争夺用户注意力的竞争变得愈发残酷,人们对于自己的时间分配也越来越吝啬。关闭弹出式广告、探索繁复的导航系统、被各种网页效果弄得眼花缭乱,这一切都太浪费时间了。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网页,而在于你的内容是不是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要。这就是谷歌为什么开始在搜索结果中显示页面内容,这让你无须访问网页即可得知具体内容。比方说如果你用手机在谷歌中搜索了一家附近的餐馆,搜索结果中会包括一键打电话联系餐厅的按钮,你甚至不需要点进餐厅的网页去一探究竟。网页设计师的自尊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网站也无法统计访问人数了,不过最终用户体验得到了改进。
如今搜索引擎的发展大方向是为你提供像 Siri 一样的数字助理,Google Now 也有了新的变化,在 Android M 版本中它们的目标是当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所需的确切信息。这意味着谷歌从搜索网页转向了提供服务:自给自足的信息可以与其他创造价值的服务联系在一起。所以如果你正在寻找餐厅,你会在搜索结果中看到来自于 Foursquare 或 Yelp 上的点评,谷歌地图直接为你显示如何到达该地,Waze 则为你提供沿途的交通状况。
更进一步的是,我们的信息消费模式已经过渡到了内容推送模式,即使你没有发出请求,适当的信息也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比如说 Google Now 会提醒你提前多久出发才能赶上开会时间。托了各类 API 接口的福,这一切得以发生。多种多样的开放接口让各类服务可以共享你的数据,换句话说,网页已经不被需要了。
这并不是说网页马上就会死掉,它们还将长期存在,因为它们还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对于设计师来说,网页已经不再能引起他们的创作热情了。网页不再被用于展示产品和企业形象,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成为承载信息的媒介。
网页是一种静态的内容展示,它需要用户自己寻找并且主动浏览,而在新兴的信息推送模式中,内容会自动找上门来。通过对你的背景信息、上网行为甚至是生物信息进行识别,各类服务与内容会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地呈现在你面前。
智能手表就是这一大趋势的代表:它们从你的身体活动中获取数据,比你大脑还要积极的为你显示各种信息。计算机技术大步向前发展,就是为了从你的视线中消失,不再让你刻意地想起它。
网页设计已死,而 UX 设计永存
有一个好消息是设计师是一门永远不会过时的工作。与网页设计相反的是,对于 UX 设计师的需求一直在不断上升,现如今似乎每个人都在对自己的应用产品进行重新设计。
网页设计逐渐向用户体验设计转换,这是因为网页正在向应用产品、工具类产品过渡,这是行业生态所决定的。网页不过是大的行业生态的一部分:移动应用、开放接口、社交媒体呈现、搜索引擎优化、用户服务渠道以及实体网点都将给用户带去品牌、产品以及服务的体验。时至今日还想假装自己的业务可以仅凭网页渠道就为用户提供服务、传递价值,说得好听是天真无邪,难听点就是不识时务。
所有与用户发生关系的接触点都需要进行设计与规划,统一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岗位将长期存在下去,不管渠道如何变化,总是需要人去设计的。不管未来十年中我们发明的新型智能设备如何推陈出新,从虚拟现实装置到电子隐形眼镜,可参考的经验与有价值的内容仍然是不变的追求。
事实上,随着技术渐渐成为基本的配备,我们将受到其中隐含的价值观的影响。如果一个设计师想要始终屹立潮头,他就需要具有跨渠道管理内容与传播价值的专业技能。
设计师们是时候成长起来了,因为我们就身处问题的中心:我们打造出了很多网页,并且想当然地认为这些网页是值得一看的。现在该醒一醒了,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纯粹是因为在制作这些网页时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当今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噪音,信息冗余,这个世界需要简单、智能且集成的信息环境。设计师们越早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存在,就越能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